【地评线】飞天网评:为“少年的你”撑起清朗的网络天空

来源:中国甘肃网 2023-10-31 21:55:54 浏览量: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近年来,未成年人在享受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违法和不良信息侵害、网络欺凌、个人信息泄露、沉迷网络等风险。我们要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清朗的网络天空。

  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79亿,其中,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1亿。从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情况、接入环境、使用情况、网络信息安全、上网管理等方面来看,帮助未成年人规避互联网带来的各种风险,一方面要靠法律和制度完善,另一方面要从内在提升他们的网络素养。可以说,提升网络素养是未成年人网络工作中最重要的方面。学校要将提高学生网络素养等内容纳入教育教学活动,健全学生在校期间上网管理制度,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引导他们辨别违法信息和网络不良信息。身教重于言教,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更应注重提高自身网络素养,从而达到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教育、示范、引导和监督作用。

  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近年来,网络欺凌行为严重侵害着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据悉,近三年来,检察机关立案涉未成年人网络权益和个人信息公益诉讼案件达524件。由此可见,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迫在眉睫,亟需加快补齐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这块短板。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要教育引导未成年人了解个人信息安全风险,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提高个人信息保护能力,指导未成年人行使相关权利。当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时,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立即启动个人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个人信息处理者对其工作人员应当以最小授权为原则,严格设定信息访问权限,控制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知悉范围。

  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网络已成为未成年人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现实中,自控能力较差的未成年人很容易沉迷于网络中,难以自拔。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要提高教师对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力。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要密切关注未成年人上网情况以及相关生理状况、心理状况、行为习惯,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时间。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要建立健全防沉迷制度,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防范和抵制流量至上等不良价值倾向。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预防和干预措施要得当,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以虐待、胁迫等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方式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靳仔囡)


编辑:李敏

责编:张剑利

主编:王生朝

我要评论

已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