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既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也要学深悟透、见行见效。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是第二批主题的重要要求,也是基层党组织在实践中时不时会遇到的痛点难点,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出实招见实效。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伴随着不断变化发展的形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不仅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进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挑战,同时也为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所以,不仅要学,还要认认真真学、扎扎实实学,只有学深了、悟透了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砥砺奋进。但是,学习绝不仅仅只是“站在讲台上讲一讲”或者“坐在会议室念一念”,方法不对,事倍功半。
学习就要有学习的样子,学习就要见到学习成效。基层党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必须弄清楚“学什么”“谁来学”“怎么学”等问题,各级各地均有明确要求,但是落到基层,“怎么学”的问题尤其值得探讨。古人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没有带着思考学、带着感情学、带着问题学,那么学习的效果也会打折扣,这就要求基层党员干部边学习边思考、边学习边感悟、边学习边查改,既解决思想认识这个“总开关”问题,又解决推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做到用党的创新理论深化认识、破解难题、推动发展。
重视理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历来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依然朝气蓬勃。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关键在于务实管用。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把内容、时间、地点、形式等要素通过清单明确出来,一方面,让党员干部提前安排好时间,另一方面,防止“被动式”学习。其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集中学和自主学是最常见的,此外还应结合基层特别是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特点,兴办“网络学习班”“夜间学习班”,还可以组织宣讲队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小区院落开展“送学上门”服务。既要读原著、学原文,也要讲心得、谈打算,以党支部或者党小组的形式把大家组织起来,立足岗位实际畅谈体会、谋划工作,以此检验“学得深不深”“悟得透不透”“做得实不实”。最后,到距离最近的党性教育基地走一走、看一看,接受一次革命精神的洗礼,更有助于入脑入心。
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容不得水分、来不得虚的。在学习计划上,要防止“低效化”安排;在学习内容上,要防止“碎片化”倾向;在学习方式上,要防止“形式化”问题;在学用结合上,要防止“两张皮”现象。所谓“吾日三省吾身”。为此,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经常检视反思、查漏补缺、改进提升,只有实实在在学到位了,才能凝心聚力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李丁乔)
编辑:李敏
责编:张剑利
主编:王生朝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