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在科学普查中释放文物的活性

来源:中国甘肃网 2023-10-31 21:53:11 浏览量: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于2023年11月起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文物普查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中国拥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文物浩如烟海,进行全国性的文物普通对中国古代探索和文化传承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于各地区各部门而言,要高度重视这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周密组织部署,确保普查结果全面客观反映我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基本状况。

  经历前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后,总体上摸清了全国文物的基本情况。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也出台了高效有力的保护和保障政策举措,不仅有力保护了各类文物,而且各地区各部门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同时,深度挖掘文物资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迈步新征程,如何更好发挥利用文物的功能作用,还需要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还需要进一步摸清全国文物的家底,建立更加完善的文物保护体系和保护制度。《通知》明确提出,这次普查总体目标是建立国家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总目录,建立全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建立文物资源资产动态管理机制。从完善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公布机制,到完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机制,再到培养锻炼专业人员等,都作出了明确要求。显然,这次全国文物普查不是简单的登记造册,而是要着眼于文物保护发展的可持续,要激发出文物保护的动力活力。

  这次全国文物普查涉及到方方面面。从地上、地下与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到对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从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到普查对象的名称、空间位置、保护级别、文物类别、年代、权属、使用情况、保存状况等。显然,这次的全国文物普查不仅范围更广,而且内容更加具体,标准要求更严格,对文物的要素界定更清晰。尤其是对于现有文物的复查工作,释放出了更加明确的信号。各地开展文物普查工作时,不能走形式,搞过场,不能欺上瞒下,而是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去抓好贯彻落实。既要注重面的覆盖,也要注重质的提升,要把各地区各部门的文物摸清摸透摸实,做到不遗漏、不参假,实事求是,为后续的文物保护提供更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提供更精准的决策参考。

  此次普查时间跨长,涉及范围广,目标要求高。对于各地区各部门而言,要吃透把准《通知》精神,主动担当担责,扎实做好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统筹安排。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到各有关部门,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与各级文物行政部门等,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各级普查机构要加强普查质量控制,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可信,要注重把握时间节点,抓好每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要提供各方面的条件举措,确保此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顺利高效推进。在文物普查中,发现因人为破坏、监管不力等因素造成已登记文物遭破坏、撤销、灭失的情形,要依法调查处理,严肃追究责任,并及时将违法违纪线索移送有关部门处理。(李萍)


编辑:李敏

责编:张剑利

主编:王生朝

我要评论

已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