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门市四通八达的路网。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靳娜娜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董文龙 通讯员 靳娜娜
清晨,玉门市新铺的柏油路上,早班公交车缓缓驶来,市民从容上车,开启新一天。街边早餐店香气四溢,与热闹街景交织成生动的晨间画卷。
“现在等车省心多了。”家住新市区天昊小区的郭苏楠上车后,在靠窗位坐下。作为老乘客,他对出行变化感触颇深,“过去等车常要二三十分钟,雨雪天更是不便;如今发车间隔缩短到10分钟,通勤时间省了不少。”
这份便利,是玉门市“十四五”交通建设的缩影。5年间,玉门秉持“当好交通先行官、铺好经济发展路”理念,建成一批重点交通项目。37公里的红色旅游公路串联沿线景点;老市区精细化工中试基地道路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玉门互通立交改造,让53米长风机叶片运输难题迎刃而解。
道路建设不仅改善城区交通,更惠及乡村。截至目前,玉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237.4公里,12个乡镇59个行政村实现硬化路、客车双通。这些农村公路,既方便群众出行,又成为乡村产业的“致富路”。
在完善路网基础上,玉门市提升运输服务。88辆纯电动出租车穿梭街头;95128电召平台让出行更便捷;智慧交通信息平台凭借路产管理、安全监控等功能,保障出行安全。
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为玉门经济注入活力。公铁联运智能物流园区内,40家物流企业昼夜忙碌;在建的煤炭铁路专用线将完善多式联运体系,提升区域煤炭保供能力。
四通八达的路网,连接玉门各处,串联起市民踏实温暖的生活。在这片希望之地,新修道路见证发展,正书写更美好的明天。
来源:新甘肃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