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南水乡浙江乌镇再次吸引世界目光。以“共筑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11月7日开幕。来自全球多国的嘉宾将汇聚于此,在千年古镇共谋“网事”未来。
从“地球村”的比喻到“命运共同体”的论断,人类对网络空间本质的认知始终在深化。当一台智能设备串联起全球供应链,一段代码牵动着千万人的生活,一个算法偏差放大着社会偏见……互联网早已突破物理边界的限制,将发展的机遇与风险同步嵌入每个国家的发展进程。从《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的框架搭建,到“四项原则”“五点主张”的路径厘清,再到“发展优先”“安危与共”“文明互鉴”的阶段指引,中国始终担当“解题者”角色,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注入东方智慧、贡献中国力量。作为以水为脉、以网为媒的江南古镇,乌镇见证了中国与世界在数字浪潮中携手前行的坚定步伐。
开放与治理并非对立,而是共生共荣的基石。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开放是其与生俱来的基因。从“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到中非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中国始终以开放姿态搭建合作桥梁,让数字技术跨越国界、惠及民生。但开放不等于放任,自由不等于无序。面对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全球性风险,没有任何国家能独善其身。从“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到“共筑数智未来”,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题变迁,见证着人类对网络空间认知的不断深化。在乌镇,每一场对话都在弥合分歧,每一次合作都在创造可能,每一个案例都在证明:人类完全有能力驾驭数字技术,使其成为增进福祉的利器,而非滋生风险的源头。
乌镇的小桥,联结的是河两岸的人家;乌镇的峰会,联结的却是数字世界的不同文明。站在乌镇的桥头远眺,数字浪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世界。浪潮之下,亟需清晰的航向:是滑向你争我夺的“数字丛林”,还是驶向互利共赢的“数字生态”?中国给出的答案始终如一:开放合作不是选项,而是必由之路;命运与共不是修辞,而是生存智慧。以命运共同体为舟,以开放合作为楫,让技术进步真正服务于人的发展,这是乌镇峰会11年不变的追求。从乌镇峰会到中非互联网合作论坛,从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到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中国的每一步实践都彰显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初心与担当。
面对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的复杂局势,数智互联网既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钥匙,也是凝聚共识的桥梁。但数智未来的答案,从来不在某一个国家的实验室里,而在全球共商共建的实践中;不在空洞的宣言中,而在每个网民的指尖与心头。以乌镇为笔,以合作为墨,共同书写属于全人类的数字文明新篇章。这不仅是中国的愿景,更是时代的呼唤。因为在这颗蓝色的星球上,人类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数字的未来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充满希望。从乌镇出发,再启数字文明共生新程,让乌镇之光照亮数智未来之路,今年的乌镇峰会必将书写智能普惠与安全发展交相辉映的新故事。
记者:林伟
来源:中国甘肃网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