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芦子渠村,空气中飘散着沁人的梨香,70亩香蕉梨园迎来成熟季。沉甸甸的果实缀满枝头,梨树下,盛满香蕉梨的篮子一字排开,工人们正麻利地进行分拣、称重、搬运,一派火热的丰收图景。
个大饱满的香蕉梨(央广网发 高岩 摄)
“我们种香蕉梨有六七年了,全村几乎家家都种。”种植户高世琪在梨园里边忙边说,“我们这儿的香蕉梨都是订单式销售,每年梨子成熟,便有从宁夏等地过来的客商直接拉走,一年收入有七八万元。”
在芦子渠村,香蕉梨产业已成为村民致富的支柱。全村香蕉梨栽植面积超70亩,单棵树产量达200斤左右,年产值稳定在50万元左右。丰收时节,家家户户都在梨园里忙碌。村民王丽丽笑着说:“每年香蕉梨成熟,我都在家门口帮忙摘梨,一天能挣120元,挣钱顾家两不误。”
村民们正在分拣香蕉梨(央广网发 高岩 摄)
这份“甜蜜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订单”保障与“科技”支撑的双重助力。近年来,西峰区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精准施策,大力推行林果标准化生产。通过持续开展科技下乡和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引导种植户进行科学化管理。科技赋能之下,芦子渠村的香蕉梨不仅产量喜人,品质也显著提升,真正走上了产销两旺的发展之路。
记者:魏晋雪 通讯员:高岩 董晓妮
来源:视听甘肃
|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