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想到秋日,想必每个人都能随口吟出这首诗。殊不知,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初秋时节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林、秋雨、明月、清泉,还有那洗衣的女子,这一些看似平常的景象,在王维笔下,多了一份远离喧嚣洗去尘埃的意境。诗人在文字背后寄情山水心志高洁的品性,也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一份启示,当下又该如何诗意的生活。
王维(701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本期小编带大家追寻唐代“诗佛”的足迹,重返青山绿水,看江山如此多娇,感恩时光的馈赠,采撷最美的诗意。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年少成名,少年便在诗词圈大放异彩。公元715年,王维十五岁,离开山西老家,到京城长安应试,开始了“北漂”生活。在京城呆了两年,也留下了很多有名的诗句,那时候他精通音律,又会画画,还会写诗,在京城诗词圈也是很有名气。公元717年,王维17岁,漂泊在洛阳、长安,正值重阳节,他登到高出,不禁想家了,写了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妇孺皆知的诗。
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
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
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
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
王维北漂了三年,这三年,他也曾在无数个夜晚想过家,也曾经历过好友离世。靠着自己的才华,也混迹于王公贵族圈,那时候他一直在等机会考公务员,19岁那年,他报名参加了京兆府试并考中。21岁时中了进士,终于脱去了布衣,有了编制,成了小基层公务员,当了八品太乐丞,虽然官小,但可以出入皇宫私会玉真公主。但当年就被撸了,据说是王维娶妻,惹到了玉真公主,就以舞狮子之事为由,下放到了山东。在去山东的路上经过山西运城写下了他山水诗的开篇之作《登河北城楼作》。
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
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
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
回瞻旧乡国,渺漫连云霞。
王维跨越千山万水,终于来到了山东这片齐鲁大地——济州,在济州,王维呆了五年,这五年时间,他和当地的贤隐、道士、僧侣交往很多,也留下了很多和僧侣交游、唱和的诗句。那时候,济州离黄河、泰山不远,他趁着职务之便,出差机会,乘船游览风光时写下了《渡河到清河作》。
山东呆了五年后,727年王维终于西归了,西归后,王维在河南随便做了一个小官,由于他对做官不是很感兴趣,没到一年,就辞职了。王维后来的几年,经历过亡妻之痛,735年被任用为右拾遗。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公元737年,王维升官了,当了监察御史。那年夏天他便以监察御史身份去大西北出差去,在去西北的途中,王维用乐府旧题写下了千古佳作《使至塞上》。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从边塞回来的王维,在长安当了四年监察御史。直到740年,是个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他的恩师张九龄去世,好友孟浩然也离世。这对王维来说是一种打击,这一年他恰好经过襄阳,留下了诗作《哭孟浩然》。
在安史之乱之前,王维一直半官半隐,没事的时候闲居辋川,在这期间王维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并和道友裴迪多有诗歌唱和。晚年他在辋川时写出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和他幽雅禅寂闲淡生活的《积雨辋川庄作》,之后王维作书与亲友辞别后,永远离开了人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们站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养分,凝聚着十三亿人民的磅礴力量,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新时代。经兰飞,让我们一起激扬文字,谈笑古今。再一次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包容,感受诗词永恒的魅力。下期小编继续带您追逐唐代诗人岑参的足迹,敬请期待!
为助力异乡学子、青年返乡团聚。即日起,凡兰州机场进出港年满16-30周岁的学生旅客,只要登录去哪儿旅行APP购票,在航空公司实时折扣上,再享10%立减优惠,乘机适用航班截止日期为2022年1月10日。另外,年龄在17周岁至25周岁的青年学生旅客,购买海南航空/大新华航空实际承运国内部分航线指定经济舱,在原有票价折扣基础上可享3%或5%购票下浮优惠。
来源:兰州机场市场部 张亚玲
编辑:李敏
责编:张剑利
主编:王生朝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