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记者跟随《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采风团探访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发中心,见证了山丹烙画市级非遗传承人张志光的精湛技艺展示。在600-750摄氏度的精准控温下,电烙铁在椴木板上游走,深浅不一的烙痕逐渐勾勒出一匹骏马的雄姿,这项传承千年的烙画技艺正焕发新的生机。
图为山丹烙画市级非遗传承人张志光在向采风团介绍山丹烙画的创作技艺。中国网记者 吴亮 摄
山丹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其历史可追溯至汉代,是当地独具特色的特种工艺美术品。传承人张志光介绍:“山丹烙画充分运用中国画技法,在创作过程中反复进行皴擦点染,来展现画面的层次与色调。”自2018年起,他大胆创新,将当地特有的山丹马元素巧妙融入创作。山丹马在其烙笔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或奔腾跳跃,或昂首嘶鸣,那股豪迈与神韵让人赞叹不已。
近年来,山丹县扎实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成效显著。数据显示,全县已建立省、市、县三级非遗保护体系,共认定各级非遗项目169项、传承人241名,建成非遗传习所27所和省级非遗扶贫工坊4家,推动形成了全社会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此外,当地常态化开展非遗展示体验活动,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要让山丹烙画这项非遗技艺代代相传,关键要做到三点:第一是真心热爱,第二是刻苦钻研,第三是坚持不懈。”张志光说。经过多年发展,烙画书签、艺术摆件等一系列文创产品被开发出来,既保留了传统技艺精髓,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目前,山丹烙画已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销往40多个国家,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据悉,山丹县下一步将致力打造古韵山丹非遗品牌,推动烙画技艺与旅游、文创、研学等产业深度融合,开拓独具匠心的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记者:吴亮
来源:中国网
|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