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元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挤奶台。本文图片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谢晓玲摄
夏日的河西走廊,祁连山雪水滋养着永昌绿洲,一群特殊的“居民”正享受着科技带来的惬意生活——怀孕母羊佩戴着电子耳标身份证,吃着智能配比的“营养餐”,产奶量实时上传云端分析,它们还需通过数码B超完成“孕检”。
这里是甘肃元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智慧化牧场。不久前,其“智慧化牧场建设”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2025全国畜牧业智慧化牧场全产业链智慧解决方案杰出案例。
科技赋能牧场智慧管理
走进占地1.7万亩的元生生态牧场,科技与自然交融的场景扑面而来:挤奶大厅里,奶绵羊排队登上瑞典进口的转盘式挤奶台,电子耳标“嘀”声一响,产奶量、乳脂率等20项数据立即上传云端;饲喂区,全自动供料系统根据羊只生长阶段精准投喂,每只羊的饲草投喂量误差不超过50克;种羊测定中心的AI摄像头0.3秒完成体尺测量,效率较人工提升20倍。
“过去养羊靠经验,现在靠智慧数控。”公司技术总监张金生指着大屏介绍,牧场部署的278个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等18项环境参数,配合自主研发的羊脸识别系统,为4.51万只奶绵羊建立了数字化档案。这场变革让羊群年均产奶量从280升跃升至340升,养殖综合效益提高35%。
自主创新锻造核心竞争力
作为国内首家规模化引进东佛里生奶绵羊的企业,元生农牧曾面临种源依赖进口、养殖标准空白等难题。为此,公司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成立了国内首家奶绵羊产业研究院,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
——立足标准先行,公司牵头制定了《绵羊生乳团体标准》及《东佛里生羊、奶绵羊饲养管理技术规范》两项地方标准,制定了12项覆盖公司全产业链的企业标准。目前,公司正在牵头制定《绵羊生乳国家标准》,并已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奶绵羊全产业链技术规范标准体系。
——在国际期刊发布了世界首个奶绵羊参考基因组;成功研发并应用国内首款奶绵羊育种专用芯片“奶绵羊20K功能位点液相育种芯片”。
——在全球首创奶绵羊羊脸识别系统,识别准确率达97.13%,成本较电子耳标降低60%;“全自动种羊测定装置”实现体重体尺一键测量。
……
在公司分子育种实验室,科研人员正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筛选高乳蛋白性状。“我们培育的‘元生爱特’新品种乳蛋白平均含量达6%,接近牛奶的2倍。”技术员张晓燕展示着试管中的乳色羊奶说。目前,该品种已通过农业农村部审定公示。
“元生爱特”奶绵羊新品种的成功培育打破了国外种源垄断,解决了奶绵羊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元生中新奶绵羊产业研究院院长宋宇轩指出:“‘元生爱特’的成功培育对我国羊产业将起到重要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作用。其突出的泌乳性能为我国发展特色绵羊奶产业奠定了种源基础;同时其优秀的繁殖和生长性能,使之成为肉羊三元经济杂交的理想第一父本,可助力实现‘生得多、奶得活、生长快、效益高’的目标。”
甘肃元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乳制品。
绿色循环打造全产业链经济
智慧养殖仅是元生模式的一环。公司还构建了“饲草种植-生态养殖-乳品加工-尾菜处理-沼气生产-有机肥还田”的闭环循环经济全产业链生产模式,整个产业以万亩苜蓿基地为羊群提供优质饲草,羊粪经沼气工程年产气300万立方米,沼渣加工成有机肥反哺农田,尾菜处理年消化15万吨蔬菜废弃物……
元生农牧公司创建的种养结合、草畜一体的绿色循环发展模式,使牧场碳排放较传统养殖减少42%。2022年,企业获评“国家级生态农场”,其循环经济案例被写入甘肃省委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同时,元生农牧公司还积极探索“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并创建奶绵羊“五统一分”经营管理模式和“2453”社(场)高效养殖模式,建立与农户的利益共享机制和经营联合体。截至目前,公司已带动61个村集体、4万余农民参与产业链,年分红超500万元。
“智慧化不是目的,而是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的手段。”公司董事长张希云表示,未来将投资2.3亿元建设乳品精深加工中心,开发功能性绵羊奶产品,打造产值超10亿元的奶绵羊产业集群,带动更多乡亲走上产业致富之路。
甘肃元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奶绵羊养殖基地。
来源:新甘肃
|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