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
近年来,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两个一以贯之”,践行“确保两个绝对安全”,胸怀“国之大者”,心系“省之要者”,把党的领导深度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党的建设融通于集团“十四五”战略规划之中,奋力打造党建新高地,为甘肃民航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红色动力”。
“空中丝绸之路”新枢纽——2025年3月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投运。 张博 摄
启动“红色引擎”,构筑发展“新高地”
2015年1月30日,甘肃省委、省政府理顺机场管理体制,甘肃机场集团回归省管;2015年2月,组建成立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2016年10月以来,集团党委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践行“两个一以贯之”,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企姓党”,坚持党的领导有机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切实提高企业的政治站位和使命担当,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学思践悟中汇聚奋进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集团党委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思想凝心铸魂,通过强化使命担当,把理想信念转化为集团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抓实做好党建工作。自觉把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赋予国有企业的时代使命、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深度融入企业使命,努力打造卓越空港、奉献至精服务、广拓空中丝路、深化互联互通。
在学懂弄通中完善公司治理。从决策治理的逻辑起点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顶层设计,把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之中,推动“党建入章”覆盖率实现100%,进一步明确党组织在公司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注重建章立制,先后修订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等制度,积极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厘清党组织与董事会、经理层等各决策主体的权责边界,对重大事项进行集体研究把关,以集体智慧、集体力量推进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以政治引领为首、以政治过硬为要,持续深化改革、优化调整、勇挑重担、创新发展,近年来持续在省属企业党建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
在学以致用中服务发展大局。将党内集中教育与集团“11346”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期间,恰逢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转场投运,集团上下众志成城,在三期转场投运关键战役中,充分发挥“党委领航举旗、纪委领办监督、支部领路筑堡、党员领跑冲锋”作用,确保“一夜转场”“整体转场”圆满成功,树立了行业标杆。
打造“红色堡垒”,激活党建“新动能”
集团党委坚持建强基层党组织不放松,以系统思维谋划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努力做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部署同步、融合同力、共振同频。
健全工作体系,部署同步促效能。锚定“生产经营出题、党组织解题、广大党员答题”,坚持“四个同步”,党组织从成立时的42个(党员936名)发展至127个(党员1839名),实现党员突击队、服务队、责任区基层全覆盖。在企业运行的最小单元,做到党小组、班组、工会小组“三组联动”常态化,“党小组带团小组”规范化,实现资源共享、服务链全覆盖。
创新工作载体,融合同力促提升。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融合党建“三基本”与民航“三基”建设。实施凝心铸魂等“五大工程”,拓展“政治引领、党旗领航、清廉民航”三项内容,开展党建质量提升“八项行动”。制定、修订党建工作制度35项,优化考核激励,推动党建与经营互融互促。打造“同一面旗帜 同一个机场”主品牌,形成“经兰飞·如意行”“小红帮您”“雷锋安检”“心心‘箱’印”等服务品牌矩阵。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小红帮您”班组为旅客提供细致化服务。 张博 摄
突出工作重心,共振同频促发展。三期转场中,集团党委成立“一办八组”,各保障单位设立党员突击队、划分责任区,连续奋战攻克技术难题,保障1600余项设施无缝对接,实现“零事故、零投诉”。T3航站楼投运成为服务新窗口、开放新平台。
自3月20日转场至9月20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共完成运输起降70130架次、旅客吞吐量100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8539.9吨,运输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3.23%和5.39%。这半年,兰州机场在持续优化航线网络、航空主业稳健增长的同时,通过全方位的安全服务品质提升,不仅积极赋予运行保障“科技范”、升级旅客体验“新鲜感”,还有效提升城市品质“高颜值”、激发区域经济“新活力”。
2025年9月,集团打造的“如意甘肃・乘心如意”服务品牌,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温暖的服务内核,成功入选第七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峰会中国服务示范案例。
建设“红色队伍”,锻造奋进“新标杆”
集团党委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将“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要求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打造过硬干部、人才队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强化正确导向,树牢选人用人“风向标”。修订完善集团《管理人员管理办法》《薪酬管理办法》等制度,实施《关于进一步规范集团基层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工作的通知》等措施,突出实干实绩,畅通上、下渠道,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大力推行内部竞聘,进一步拓宽选人渠道;同时,严格对标岗位任职资格,严把干部任前考察关,有效杜绝“带病提拔”。
细化能上能下,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破解干部队伍年龄偏大问题,抓好管理人员“能上能下”。2024年以来,累计选拔和进一步使用中层管理人员61人(其中“80后”26人,占43%)、基层管理人员103人(其中“90后”32人,占31%),中层管理人员平均年龄49.68岁、基层管理人员平均年龄42.41岁,较巡视前同比分别下降3.02岁、1.5岁,管理人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优化教育培养,搭建干部成长“大舞台”。随着基层管理人员选任管理权限的全面下放,各基层党委加强队伍建设、进行干部选任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更加注重规范选人用人,尤其是大力选拔培养年轻优秀干部。2016年以来,集团先后派出挂职、帮扶干部30人,其中前往县(区)、央企挂职8人,对口帮扶22人。同时,畅通职称评审通道、扩展资质提升平台,调动广大干部员工提技能、保安全、促发展的积极性。
甘肃民航运营保障单位联合开展“举旗砺作风 护航新枢纽”主题党日活动。张斌 摄
深化“三抓三促”,展示创先争优“新标杆”。结合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创建党员干部奋力争先进的创优机制。一批创先争优的基层集体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交通运输优秀文化品牌、民航局“蓝天奖状”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2024年国企改革创新成果(案例);二人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多人次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坚守“红色防线”,筑牢廉政“新合力”
集团党委统筹党内监督与治理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将严明党的纪律规矩、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融入安全生产各方面,整合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企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聚焦责任融合,统筹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坚持至少每半年专题研究一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专题召开集团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会议以及党委扩大会议,切实强化政治担当,扛牢扛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深化运用“四种形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聚焦工作融合,统筹经营管理与党风廉政。把监督检查融入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坚持“中心工作在哪里,监督检查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在全链条、全周期、全覆盖上持续用力,结合近年来查处的问题线索,通报曝光24个典型案例,组织干部职工现场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观看警示教育片,深入推进以案明纪、以案说法。
聚焦监督融合,统筹党内监督与企业监督。制定《综合监督联席会议机制工作方案》,召开综合监督联席会议,围绕安全服务、生产运营、项目建设等关键领域,通报监督情况、会商突出问题、部署整改举措,逐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纪检监察统筹协调、巡察审计精准发力、财务法务专业支撑的综合监督体系。制定《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廉洁工程联动监督机制实施办法》,“室组委”协同联动,共享资源、共筑防线、共同监督,将预防与监督端口前移。
通过启动“红色引擎”、打造“红色堡垒”、建设“红色队伍”、坚守“红色防线”,集团在深度融合中,成功锻造了富有活力和创新力的党建工作平台,助推了集团各项重要任务的圆满完成,为广大旅客提供了“如意甘肃·乘心如意”的真情服务。传承红色基因,融入安全生产,在夯实运营管理基础、升级航空服务品质、优化航线网络布局、拓展航空货运功能、提升航空运输能级中,答好中国式现代化甘肃民航实践的时代考卷!
来源:集团党委组织部
初审:王艳云
复审:刘孟宇
终审:徐延海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