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与青海两省同饮黄河水,共同承担着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责任。甘肃兰州与青海海东两市,以兰西城市群建设为契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治理,沿线黄河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海东市是青海省的东大门,是国家战略格局中“兰州—西宁城市群”的核心组成部分,这里流淌的黄河第三大支流湟水河,在兰州市红古区与大通河交汇后,流入黄河。为了确保一河清水向东流,海东市不断巩固深化与兰州市、西宁市建立的联防联控机制,全力守护黄河安澜。现在,黄河、湟水河、大通河流域海东段设有水质监测断面24个,建有水质自动监测站8座。
监测是关键,治理是重点。在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污水处理厂,经过多道工艺流程,每天3.5万吨的城镇生活污水在这里被处理。
同时,经过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及保护建设等工程,自2015年以来,黄河出境大河家断面、大通河出境峡塘断面水质一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
记者 景璐: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的禹王峡,这里是黄河在青海省的最后一个峡口。在两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努力下,构建了以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带,湟水河、大通河等生态廊道构成的生态安全格局,切实维护了黄河上游生态安全。
为接续守护好黄河,不负上游努力。兰州市持续加强黄河沿岸生态综合治理,投资46亿元,完成城区4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改造,提高污水排放标准;治理水土流失,每年减少4600吨泥沙排入黄河,黄河干流兰州段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二类标准。
甘肃台综合报道
甘肃广电总台全媒体记者:胡海涛 马雪莲 兰州台 任斌 陈婧 景璐 郭韬 陈玮 杨文斌 海东台
编辑:李敏
责编:张剑利
主编:王生朝
|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