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摄制:马心雨 陈丽霞
近日,“祁连山下是我家”第二季河西走廊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媒体行采访团走进嘉峪关,走进草湖国家湿地公园这片地处蒙新戈壁和巴丹吉林沙漠前沿的湿地,实地探访其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中的实践成效。
作为河西走廊重要的生态屏障,草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1411.51公顷,其中湿地面积951.93公顷,水域面积125公顷,主要依赖讨赖河露头泉水和地下溢出水补给,涵盖沼泽湿地、库塘湿地和灌丛沼泽三种类型。自2020年以来,公园借助1.92亿元专项债券资金,围绕水资源保护、湿地修复、设施完善等开展系统性建设,如今已构建起“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格局,成功遏制湿地退化趋势,湿地面积与植被盖度显著提升。
草湖国家湿地公园
在生态保护层面,公园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恢复为辅”,实施水系湖岸治理工程,修复坝体5座共1429米,治理湖岸5.7万平方米,敷设供水管涵13.2公里,有效增强保水蓄水能力;同时在北侧风沙沿线恢复退化植被310公顷,用草方格压沙120公顷,筑牢风沙防护屏障。生态环境的改善让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目前园区内记录有植物31科76属97种、野生动物5纲24目50科131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4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24种,成为大天鹅越冬地、白鹭与灰雁繁殖地,2025年3月更是两次监测到500只以上灰鹤迁徙种群在此停歇。
引进的黑天鹅
在湿地生态持续向好的同时,嘉峪关市同步推进城市绿化品质提升,构建“湿地-城市”联动的绿色生态体系。2025年上半年,嘉峪关以“科学节俭务实”为原则推进国土绿化,新增绿化面积199.2亩、改造551.4亩,1.8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通过验收;109家单位参与全民义务植树,拉运土方9.91万立方米,通过造林绿化、网络植树等方式栽下56.2万株苗木,尽责率达90%。市区绿化养护同步提质,补植乔灌木花卉20万余株,修剪绿篱50.2万平方米、草坪93.6万平方米,清运绿化垃圾6526立方米;在新华路、观礼大桥等路段摆放组合花箱430组、悬挂式花箱2534个,东湖景区3万余株郁金香、1.25万株月季在春季吸引市民“打卡”,街角绿地与主干道景观共同勾勒出城市绿色轮廓。
节水型绿化建设成为城市与湿地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嘉峪关严格落实“一方案六制度”,2025年上半年维修绿化管线2万余米、更换阀门水表94个,推进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消除跑冒滴漏隐患;优化绿地灌溉制度,实现精准供水,既保障草湖湿地生态用水稳定,也提升城市绿化水资源利用效率。此外,草湖湿地公园还通过完善游览设施、构建科普宣教体系,2024年接待游客5.53万人次,与城市绿化景观共同形成“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格局。
未来嘉峪关将继续以草湖湿地保护为重点,联动推进城市绿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挖掘湿地生态价值与城市绿化的协同潜力,让戈壁钢城的绿色版图持续扩张,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文/图 马心雨)
来源:国际在线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