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敦煌莫高窟迎来了又一波客流高峰,这也是敦煌研究院讲解员们最忙碌的时刻。如何让观众从精美的石窟、彩塑、壁画艺术中,认识到敦煌文化的价值,唤起更多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保护,讲解员们也在不断摸索中提升自己。
这位正在给观众耐心答疑解惑的讲解员叫李亚萍,2008年大学毕业后考入敦煌研究院,15年的时间,当初想要当一名教师的她,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名专业、严谨、博学而又热情的文化传播者。
讲解员们讲解时需要娓娓道来,还要有增有减,知道的不能都告诉游客,因为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游客们记不住,所以他们要时刻关注游客的反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每天清晨8点,李亚萍和同事们都会乘坐班车,从敦煌市区穿越25公里戈壁到达莫高窟景区。进入景区带队讲解前,大家都会静一静,温习词本,拿出最佳状态。
现在正值旺季,一名讲解员每天要带3到4场参观,每场大约一个半小时左右,一天走下来,少说一万七、八千步。
“保护是基础,研究是核心,弘扬是目的”,是敦煌研究院一直所坚持的。自1979年莫高窟对外开放以来,共计为2000多万的中外游客提供了专业的石窟讲解和接待服务,同时,还能提供英、法、德、日、韩、汉6种语言的讲解服务,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敦煌文化的弘扬传承中,让更多的人从敦煌文化中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甘肃台报道。
甘肃广电总台全媒体记者:杨海芸 吴林峰 敦煌融媒 郭均强 姬文骏
编辑:李敏
责编:张剑利
主编:王生朝
|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