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起来、动起来、快起来……2023年伊始,向“工业强县、产业兴县”稳步迈进的会宁,亮出不甘人后的鲜明态度,上紧弦、拉满弓、铆足劲干起来。
节后第一时间,会宁召开务虚会,为全年工作理思路、定目标、划重点,把发展经济的目光锁定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向全县传递出大抓产业发展、大抓招商引资、大抓项目建设的明确信号,吹响了坚决打好经济工作翻身仗的冲锋号角,擂响了全县上下冲刺首季开门红的战鼓。
“充分依托全县土地、产业等资源优势,准确把握全县重点工作的路径抓手,推动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省市盘子”“细化完善产业链招商图谱和招商引资政策清单,瞄准一些重点企业、重点地区开展精准招商,引大引强引头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力争在引进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带动潜力足的龙头型项目上实现重大突破”……
会宁县河畔镇李家塬现代丝路寒旱产业园机器采收玉米。
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会宁的新春“第一会”,明晰高质量发展再出发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三箭齐发”,为经济发展吹响“冲锋号”、按下“加速键”。
“发改部门在已经梳理的6大类541个项目、总投资为676.98亿元的全面推进革命老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暨强经济促增长行动项目库基础上,立足‘农业优先、文旅赋能、生态立县’定位,对2023年重点项目再梳理、再对接、再争取,做好‘粮、田、水、绿、城、业’六篇项目文章。”会宁县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禄军介绍说。
会宁县大力推进高标准梯田建设。
2023年,会宁县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谋划黄河上游祖厉河高质量发展经济带项目19个,总投资38亿元;红色初心文化项目36个,总投资63亿元;金色教育名县项目12个,总投资3亿元;绿色秀美山川项目41个,总投资74亿元;蓝色平安家园项目34个,总投资12亿元;特色老区振兴399个,总投资485亿元。
为抓实产业发展这个“硬支撑”,会宁县实施产业兴县,以农业产业化作为主攻方向,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继续实施两个“百万工程”,开展以玉米、马铃薯、瓜菜、肉牛、肉羊为重点的“会宁种质”行动,打造肉羊、马铃薯产业园等10个10亿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做大做强杏仁露、马铃薯、亚麻油、小杂粮等特色加工产业,以特色农业产业大发展推动经济快速增长。
会宁县粮食丰收。
“我们将按照‘以工谋农,两个牵引’思路,加快推进马铃薯标准化种植产业园和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建立肉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争取引进一家精深加工企业,盘活会宁县肉羊屠宰精深加工中心和河畔肉羊交易市场。” 会宁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前说。
会宁作为会师圣地,有着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打造甘肃红色旅游名县”,开年“第一会”重申这一目标。“县委务虚会为全县文旅行业发展定了基调。” 会宁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张昱表示,将抢抓机遇,把想法变成办法、把思路变成出路、把产业变成项目,持续放大会师圣地红色旅游资源优势效应,释放文旅消费潜力,为会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文旅力量。
会宁县大力发展设施蔬菜。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会宁正以“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得”的责任感、“拖不得”的紧迫感,自我加压、全员投入、全速前进,开足马力拼经济。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奋力夺取首季工作‘开门红’,努力实现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的经济发展质效,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跑出会宁‘加速度’。”会宁县委书记刘正祥表示。



客户端下载
微信扫描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32号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