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引领、基础设施夯基、城市管理精治、民生改善提档、文化塑形赋能、社会治理增效、绿水青山塑造、政务效能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时下的甘肃华亭,九大文明城市创建行动协同推进。
华亭市人民广场(华亭市委宣传部供图)
城乡面貌显著改善、民生福祉持续攀升、社会治理提质提效、文明新风不断显现、共建合力广泛凝聚,近年来,经过接续奋斗,甘肃华亭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初冬的华亭,天高云淡,高楼林立,景美人和,处处涌动着文明城市创建的热潮。
高格统筹,凝聚“一盘棋”创建共识
“必须以‘首战即决战、开局即冲刺’的决心,奋力摘取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近日,在华亭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上,市委向全市上下发出动员令,系统部署,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质增效。
“全国文明城市是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综合性荣誉,是我们必须奋力摘取的‘金字招牌’。”市委号召,发令枪鸣响,全市上下凝聚起“一盘棋”创建共识。
在区域竞争日益体现在文化、环境等软实力的今天,创城过程本身就是优化营商环境、夯实产业根基、吸引集聚高端要素的过程。它也是擦亮城市名片、增进民生福祉的民心工程,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公共服务,让发展成果看得见、摸得着,不断增强市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当下,华亭市全市上下正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凝聚起“全民共创、全域共建”的强大合力,决心将这张蓝图绘到底。
严格整改,夯实“文明城”创建根基
“文明创建不是‘面子工程’,而要敢于向沉疴顽疾亮剑,真正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真正体验到创建文明城市带来的便利和变化,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华亭市委宣传部负责人冯天设说。
面对文明城市创建中存在的部分市民文明习惯尚未养成,乱扔垃圾、乱穿马路等现象和基础设施存在欠账,适老化设施不足、街道路面破损、公共服务设施老化等问题,华亭市精准“把脉”,开出“良方”。
坚持开门问诊“找”。市委宣传部牵头组建工作专班,既通过常态化督查“找茬”,也畅通网络渠道鼓励市民“挑刺”;市住建局、市城市管理局借力“城市体检”试点,围绕住房、小区、街区、城区开展全方位精细化“体检”,为城市精细把脉,真正把底数摸清、弱项补齐。
坚持举一反三“改”。健全完善问题“发现-交办-整改”闭环机制,围绕基础设施、城市管理、文明养成、宣传引导等方面突出问题,以及理想信念教育、法治政府建设、社会综合治理、公共安全保障等方面短板弱项,全面过筛排查、逐项改进提升,切实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榜单”。
坚持跟踪问效“固”。对实地考察点、必查行业、重点领域,盯住不放、一督到底,深入开展明察暗访、抽查检查,合力攻坚,确保每个环节、每个领域都经得起细评细查。
顶格标准,下好“绣花功”精雕细琢
“文明城市创建,涉及面广,标准要求严,要下好绣花功夫雕琢各个方面,实现城市颜值气质、居民生活品质、市民文明素养等全面提升。”冯天设说。
面对这场严格的“统考”,华亭市认真研究、精心谋划、扎实部署,制定了精细化提升战略。
针对公共文化设施、新就业群体引导、城市信息化等10项特色指标的差距,宣传、文旅、人社、大数据中心等部门将优化举措、积极创新,着力培育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例。
针对实地考察点位中的短板弱项,将对公园景区、交通路口、社区、市场等15类重点点位进行逐项排查、查漏补缺,以高标准点位建设带动全域创建水平整体跃升。
城市之美,始于洁净;治理之效,贵在精微。文明城市建设,贵在持之以恒,贵在久久为功。
时下,漫步华亭大街小巷,只见马路上有人引导出行,闯红灯的少了,礼让行人的多了;道路边有人维护市容环境,乱停乱放的少了,志愿服务的身影多了;小区里有人带头清洁,乱堆杂物的不见了,保持卫生的人多了。
“抬头蓝天如镜,脚下一尘不染,远眺楼宇林立,近观处处是景。”说起现在的生活,市民纷纷感叹,“处处干净整洁、处处井然有序,生活非常舒畅幸福!”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精气神,是一个时代的价值观。面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场“大考”,华亭下足“绣花”功夫,精心作答。
真格举措,坚持“创城为民”赢点赞
文明,浸润一座城市的人文气韵,衡量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彰显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
“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我们开门纳谏,广纳民智民意,以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的‘需求清单’作为创建的‘责任清单’,用人民群众的‘满意率’检验文明创建的‘含金量’。”冯天设说。
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华亭市紧紧围绕“让人民生活更美好”这一核心展开,推出一系列“真格”举措。
在市民素质培育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做文明有礼华亭人”主题活动,广泛选树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让文明新风浸润心田。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三供一排”改造、凤仪公园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全域配建便民设施,让城市更有温度、更具品质。
“我们将结合‘十五五’规划,谋深抓实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点项目,以扎实的‘硬支撑’托起城市的‘软实力’。”华亭市住建局负责人胥佳平表示。
在城市精细管理上,坚持“精治、共治、法治、智治”四治融合,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市城市管理局重拳整治市容乱象;市工信局牵头开展“五线五箱”专项整治;市公安交警持续优化交通秩序;市交通局大力提升公交、出租车行业服务水平;城投公司规范停车管理;各乡镇、社区聚焦关键点位,掀起环境整治和秩序规范攻势。
在社会治理与未成年人保护上,以主动创安创稳为统揽,深化“五治融合”,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华亭。市教育局深入实施“金种子”工程,加强思政教育和文明习惯养成。
在全民参与凝聚上,积极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宣传,营造良好舆论声势;同时,通过入户走访、解决急难愁盼,切实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创城的背后,支撑的是民意,凝聚的是民心。如果说,群众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看到变化、得到实惠、给予称赞,那么主动融入创建,则是群众最真切的回应。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当每一份努力汇聚成流,当每一个市民都成为文明的代言人。华亭,这座追求卓越的城市,必将在文明之光的照耀下,展现出更加璀璨夺目的风采!(来源:华亭市委宣传部)
来源:央广网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