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甘肃省张掖市科学技术局邀请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相关专家深入各区县,走访科研单位和科技型企业,全面了解掌握各区县“十四五”期间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情况,为高标准编制张掖市“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打好基础。
以培育企业创新活力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促进成果转化提升现实生产力水平,以科技招商聚集科创动能,张掖市“三管齐下”促创新。张掖市科学技术局局长叶其炎表示:“为下好科创这盘‘先手棋’,张掖市一直在行动。”
2024年,张掖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65.13%,较“十三五”末提升7.57个百分点,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交出了“张掖答卷”。
培育创新主体
近日,记者走进甘肃万锐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焊接车间,只见机械臂灵活转动,精准执行各项焊接作业。“机械臂可以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误差控制在0.05毫米以内。”该公司总经理许登波告诉记者,公司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研发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张掖市企业实现技术升级的案例不止于此。在甘肃丝路盛丰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分拣、包装、搬运等工作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由机械臂精准、高效地完成;甘肃中垦玉种业有限公司结合北斗导航直线辅助播种技术,实现了河西灌区制种玉米生产单产的突破。
科技创新这盘“大棋”中,企业是主体。“张掖市科技工作立足全市‘一屏三地’功能定位,以培育企业创新动能为重点,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叶其炎告诉记者,近三年,张掖市累计争取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222项,争取科研经费近2亿元;同时,组织实施市、县科技计划项目817项,推动一大批重点领域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项目实施。
张掖市不仅在资金和项目等发展“硬支撑”上下了大力气,还通过产业园区做好项目落地、跟踪服务、要素保障等“软服务”。
张掖市智能制造产业园区是其中的“佼佼者”。近年来,园区围绕项目建设、企业培育等重点工作,主动靠前服务,倾心纾困解难。
“在园区的支持下,纯真时代乳粉生产线建设项目严格对标国际领先的大生产标准,涵盖无菌车间、智能生产线、研发检测中心等核心功能区。”纯真时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梁怡欣告诉记者,园区对新项目的扶持加快了项目的建设速度,有利于扩大企业产能,巩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目前,张掖市高新技术企业达211家,居甘肃省第2位;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达152家,居甘肃省第3位。
加快成果转化
“科创成果只有实现从科学研究、试验开发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叶其炎说。
为此,张掖市围绕重大科技需求和重点创新成果,以科技交流合作为抓手,打造包括张掖科技大市场、甘肃科技成果转化赋能中心张掖分中心、云南农业大学“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人参果“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在内的实用型成果转化平台,培育出蓬勃的创新动能。
“张掖市还持续推进与甘肃省科学院的合作事宜,力争达成双赢局面。”叶其炎告诉记者,张掖市积极与甘肃省科学院签订《院地合作框架协议》,并成立了甘肃省科学院张掖分院。张掖市大型科研设施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和国家玉米育种能力提升项目——西北科研中心也建成投用。
为了让成果转化平台真正发挥效能,张掖市主动对接高校院所,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甘肃省科学院、兰州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西学院等高校院所开展新一轮院地院企合作,搭建科技“鹊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构建了“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
“我们与云南大学签订了成果转化协议,采取南果北种的方式,在宣化镇温室大棚里试种了圆果、红果等品种,有望丰富本地品种。”高台县宣化镇市级科技特派员许兴斌告诉记者,正是张掖市搭建的“鹊桥”促成了这次合作。
张掖市促进成果转化的行动从未停止。该市已连续三年成功举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暨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对接会,常态化举办科技成果对接沙龙。2024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的比重达到7.42%,居全省第3位。
强化科技招商
更多优质企业“看见”张掖,来到张掖,能够推动张掖的科技创新活力迸发。
在张掖,这一发展思路正不断转化为务实行动。该市坚持“以平台聚智力”,举办第三十一届兰洽会张掖市招商引资推介暨重点项目签约大会就是招商行动的重要一环。北京中农金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部总监刘嘉庆在会上表示:“张掖市在农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借助此次招商,公司持续加强与张掖的沟通交流,积极寻求合作机会。”
张掖市还依托“甘速投”数字化招商平台,整合科技资源、政策信息、企业需求等数据,实现科技项目与投资需求的精准匹配。同时,张掖市积极举办“双招双引”活动,聘请招商引资顾问,引进急需的科技人才和专家团队,为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让科创平台成为科技招商的“强磁场”。
在这些招商行动的强力加持下,一个个科技项目在张掖市“落地生根”。中交天和智能装备制造项目将先进智能制造技术融入新能源装备生产环节;启福生物利福霉素S钠盐项目以生物科技赋能医药产业升级……
在此基础上,张掖市进一步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系统性推进科技招商。通过梳理309家链上目标企业的技术需求与合作方向,重点招引具有核心技术、高成长性的科技企业,全力服务招引企业在张掖落地投产,科技招商的“撬动效应”日益凸显。
当前,张掖市科创活力充分释放。叶其炎表示:“从培育动能壮大企业创新主体,到促进转化激发成果应用潜能,再到强化招商集聚优质资源要素,张掖市持续完善创新体系、厚植发展沃土,下好科创‘先手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颉满斌
来源:中国经济网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