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壹味仟诚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魏姣 张含华
“今天又让10吨土豆‘变了身’!”近日,在甘肃壹味仟诚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魔法厨房”里,生产组长乔志飞指着速冻线上一盒盒色泽金黄的锅巴土豆,笑容满面:“看,这就是咱变身后的‘金疙瘩’!这批货等会就装车发往四川!”
传送带上,各类各样的土豆美食令人目不暇接:土豆鸡肉丸子、薯塔、土豆脆片……它们源源不断地穿越速冻隧道,最终被贴上“友荤友素”的标签,奔向知名餐饮连锁店,成为全国食客餐桌上的美味。
小土豆的“变形”,源于一次跨越千里的合作。
2023年冬,重庆壹味仟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带着成熟的川味小吃研发技术与市场渠道,与渭源县裕兴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携手,共同创立了甘肃壹味仟诚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短短数月,这家混合所有制企业在76亩土地上落地投产,一支63人的团队迅速组建,6条生产线开足马力,把重庆的研发优势与定西马铃薯的优良品质巧妙融合,将地里的“金蛋蛋”变成了五花八门的速冻美食与淀粉制品。
去年4月取得生产许可,5月产品上市,7月拿下出口备案,公司一投产便展现出强劲势头。
速度背后是精准的市场定位。“依托重庆母公司的成熟渠道,我们迅速与30多家国内知名餐饮企业建立了稳定供货关系。”公司行政人事经理杨宁指着繁忙的包装车间说。
琳琅满目的土豆美食。
杨宁说:“今年目标是年加工马铃薯2万吨以上,销售收入突破5000万元,计划年底前将生产线扩展至11条,同时带动本地100余人稳定就业,生产旺季还能提供约200个季节性岗位,力争年内达到规模以上企业标准。”
“每天稳定的土豆消耗量,意味着种植户的地窖能更快清空,收入也能更早落袋。”生产组长乔志飞深有体会,“公司创新建立了‘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联合体模式,将分散的农户系在现代马铃薯深加工产业链上。”
甘肃壹味仟诚的快速成长,得益于渭源县十余年来对马铃薯产业的深耕。
在渭源县五竹镇千亩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县农技中心农艺师张新征仔细查看黑膜覆盖下的薯苗:“长势要好,良种、良法、良田缺一不可。”
渭源县构建了覆盖种薯扩繁、质量监管、科研服务、贮藏销售、品牌宣传、精深加工的六大产业体系,保存了1230份珍贵的马铃薯种质资源。
尤为瞩目的是,当地原原种产量近三年以每年1亿粒的速度递增,2024年达到9亿粒,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马铃薯“种业芯片”核心产区。
张新征介绍:“我们的种薯质量可靠,合格率达85%以上,稳定供应全国十多个省份。”
丰富的土豆食品。
在推动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方面,渭源同样步履坚实:
聚力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推动政府、企业与兰州大学等科研院校共建精深加工科创联合体;
建立强有力的科技特派团制度,邀请顶尖专家带着技术“下沉”一线,“结对式”培养出了62名本土育种人才;
鼓励支持定西泽源、田地白家等本地企业深耕“定西宽粉”产业,成功研发出多种即食冲泡产品,而甘肃壹味仟诚“友荤友素”液氮速冻系列产品的加入,则为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动能……
“去年渭源县马铃薯产业链总产值攀升至32亿元。”渭源县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党小强表示:“我们通过政策、项目、平台、科技多轮驱动,目标就是打造50亿级产业集群,推动渭源从种薯大县向产业强县迈进!”
生产线依然运转不息,印有“渭源”字样的土豆制品整装待发,奔向全国,让天南地北的食客,邂逅舌尖的惊喜。
来源:新甘肃
|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