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汉简中的社会风貌

来源:凉州文化研究 2023-09-02 19:05:43 浏览量: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在武威汉代墓葬中先后发现多批汉代简牍。这些汉简,以其数量多、保存好、内容丰富、类型繁多、史料可贵等特点,成为简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威出土的汉简主要有:1959年武威磨咀子汉墓出土的469枚《仪礼》简及11枚日忌、杂占木简;1959年武威磨咀子汉墓出土的10枚王杖简;1972年武威旱滩坡东汉墓出土的92枚医药简牍;1974年威县城南郊汉代砖墓室出土的张德宗衣物疏木牍;1981年武威磨咀子东汉墓出土的26枚王杖诏书令简;1984年武威五坝山西汉墓出土的墓主冥告文书木牍;1989年武威旱滩坡东汉墓出土的16枚汉简等。出土的汉简文字资料十分珍贵,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侧面反映出当时武威地区的社会风貌。

、儒学教育发达

武威《仪礼简》,是汉代武威地区儒学教育发达的见证。

自汉武帝在武威乃至河西设郡置县以来,通过移民实边等一系列措施,中原先进生产技术及儒家思想文化逐步传入武威。武威汉墓出土的《仪礼简》,分《服传》《丧服》《特牲》《少牢》《有司》《燕礼》《泰射》等篇,是考古发现的数量最大、保存状况最好的一部经书,对研究汉代经学和《仪礼》的版本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反映了儒家思想文化、伦理道德在武威地区得以普及推广。


编辑:李敏

责编:张剑利

主编:王生朝


我要评论

已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