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陇南

来源:陇南发布 2023-08-25 21:37:30 浏览量:

“药博会”来了!

8月24日

第四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

在定西市陇西县启幕

国内中医药产业领域再次迎来一场盛会

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

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映耀着中华民族智慧之光

千百年来

中医药文化在陇南这片热土

传承创新 熠熠生辉


陇南,地处中国大陆版图几何中心,甘、陕、川三省交界,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秦巴山脉交接会聚,伏羲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巴蜀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白龙江、嘉陵江、西汉水在这里奔腾欢唱!

陇南,是甘肃这柄美丽“玉如意”最美的一角。这里日照充裕、气候温润、森林覆盖率高,大熊猫、金丝猴等国宝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这里土壤干净、水质洁净、空气湿润、天空湛蓝、灵山秀水、草木葱茏、南北过渡、阴阳调和的原生态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中药材生长环境。

陇南

是中国西北重要的“天然药库”和
中药材种质资源库
全市3500多万亩的森林、草原孕育着
各类优质天然野生的中药材资源
现有各类中药材资源 2490多种
其中药用植物 1960种
药用动物 345种、药用矿物 39种

被誉为“千年药乡”之称的宕昌县,中药材基地生机盎然。
常年收购经营的中药材 150多种
属国家规定的
珍稀濒危保护药材超过 20种
已开发利用的 550多种
10种药材获得国家地标认证
其中“文县纹党”“礼县大黄”
“宕昌当归”“武都红芪”
“西和半夏”“康县天麻”
因其量多质优而名冠全国

文县纹党具有“蚕头蛇尾美人面,肉实纹细冰糖心”特征,纹党富含硒,有抑制癌病发生的功效,对肿瘤、心血管疾病及放射病等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礼县大黄个大清香、纹理清晰、茬口鲜亮、质坚体重,在国际市场享有“中国大黄甲天下,铨(xuán)水大黄享盛名”之美誉。

宕昌当归根头肥大、外皮棕黄、肉质饱满、香气浓郁,唐代《新修本草》载“当归以宕州者最佳”。

武都红芪端直、粗大、糖分高、条形好,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等功效,在国外市场颇负盛名,是典型的“药食同源”首选药材。

西和半夏粒大、色白、质优、药用成份高,是半夏当中的“优质品”,产量约占全国半夏的70%,除国内销售外,外销到日本、韩国等国家。

康县天麻既可入药用亦可食用,康县天麻药效好、产量高、块大肉厚、质优体重,深受海内外客商青睐。

文县纹党。

▲武都红芪

▲西和半夏。

康县天麻。



千年药乡


陇南是名副其实的“千年药乡”。人文始祖伏羲出生在陇南西和,他创制九针,用草药、动物医药袪病御寒。西汉时期,礼县大黄经丝绸之路运往欧洲大陆,欧洲人视大黄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公元505年,宕昌国王梁弥博将当归、红芪作为贡品献给梁武帝。文县纹党从宋代以来一直是当地官员进贡皇宫的“御用药材”。

正因为陇南药材量大质优,晋商、徽商等全国药商来这里集会交易,宕昌哈达铺成为中药材流通重镇,很早就设立了邮政代办所。1935年,毛泽东领导的中央工农红军到达哈达铺,在邮政所看到《大公报》,发现了陕北有红军活动的信息,从而作出了“到陕北去”的重大决策,可以说,陇南中药材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生病的周总理也在当地名医畅通来的悉心调理下恢复健康,哈达铺优质的中药材成为红军的“诊疗所”,让哈达铺成为真正的红军长征“加油站”。

▲宕昌县拉路梁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

▲礼县大黄种植。

▲宕昌当归。


集群成链


立足不可复制的道地中药材资源禀赋,陇南市大力实施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全力打造中药材百亿级产业链,实行标准化种植、品牌化管理、园区化建设、链条化发展。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10万亩,全省9个县,其中陇南有5个县获批农业部甘肃省道地中药材产业集群项目。加快创建3个中药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中药材加工企业共40余家,其中精深加工企业14家。甘肃佛仁、康县独一味2家制药企业78种中成药取得批准文号,形成1800吨中成药制造能力。由省委、省政府、省政协重视支持的陇港澳中药产业园正在加快招商建设步伐,以中药材投资开发为主的各路客商纷至踏来。

▲甘肃琦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加工生产中医药制品。

▲ 宕昌县理川镇杨家庄理想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黄芪茶。


药通南北


陇南不南不北、不干不湿、不冷不热,适宜的地理气候为中药材生长仓储提供了极其优良的环境;陇南是“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向南开放的重要节点城市,内外联通的铁路、公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为中药材的流通贸易提供了便利快捷的通道。陇南市以建设陇港澳中医药产业园为契机,加快构建以宕昌县哈达铺华昌国际药材物流城为中心,以文县纹党、武都红芪、礼县大黄、西和半夏、康县天麻、成县桔梗6个季节性交易市场为外围的中药材市场化流通体系,打造“西北有影响、甘肃创一流”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全市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到10万吨,年交易量达到20万吨。

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展览中的陇南药材。


健康养生


陇南中医药康养事业蓬勃发展,建成省级以上中医药重点专科17个,建立二级甲等中医院8个,培养各级名中医140名,96%的乡镇中心卫生院设立中医馆,均能开展10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各中医院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医药诊疗能力持续提升,中医药成为老百姓价廉物美的治病康养首选。

陇南正在大力推动中医药康养与文化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将官鹅沟-哈达铺旅游区、云屏旅游区打造成为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标志性景区。陇南创新开发“药食同源”保健食品,“药膳鸡汤”“纹党宝”“黄芪茶”“天麻宴”“桔梗菜”等大健康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

▲宕昌县官鹅沟鹿仁村中药材产业园。

▲陇南道地药材吸引省内外众多客商。

采药陇之南

康养山水间
陇南将以打造陇上药材强市、
“中国康养第一市”为目标
抢抓国家中医药传承保护区建设
的重大历史机遇
大力实施中药材延链、强链、补链行动
让中药材这个历久弥新、方兴未艾的
绿色产业、富民产业、康养产业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舞台上
迸发无限活力


编辑:李敏

责编:张剑利

主编:王生朝


我要评论

已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