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作为农业大省,在建设农业强国之路上承担着重要使命,今天,我们不再满足“种瓜只能得瓜”,而是沿着产业链“顺藤摸瓜”,实现发展效益最大化。那么,我们有没有一种可借鉴、可推广的产业链模式?陇南特产油橄榄给出了答案,也为早春的陇原大地带来了一抹青绿。
陇南市武都区大湾沟油橄榄示范基地始建于1989年,在当时全国油橄榄种植衰退的大背景下,基地依托科研院所,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硬是蹚出了一条逆势发展的路,让大家看到了油橄榄在中国发展的新希望。1998年,随着这片基地的发展壮大,国际橄榄油理事会绘制的《世界油橄榄分布图》上,第一次标注上了中国的名字。
眼下,陇南市武都区的油橄榄树迎来剪枝期,农户们精心打理着园子,剪出树木的“精气神”。
白龙江畔的油橄榄枝繁叶茂、茁壮成长,为早春带来勃勃生机,也为种植户们带来又一年的希望。
油橄榄的采收期在十月,按理说,现在应该是橄榄油企业的淡季。但随着陇南油橄榄的名气越来越大,当地的油橄榄产业链上的企业全年无休,也都在原本的淡季迎来“开门红”。
现在, 陇南市武都区油橄榄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均位居全国第一,在这里,27个乡镇320个村的乡亲们都能在产业链上挣到钱。
透过小小的油橄榄,我们看到的是从上游到下游无缝衔接的产业链。如今,陇南市武都区油橄榄基地面积达到57.6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43%,鲜果产量4.6万吨,年生产特级初榨橄榄油6200吨,占全国总量的90%。油橄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思路,陇南市接连打造油橄榄、中药材、花椒、核桃、茶叶5条全产业链,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前三。
甘肃台报道
甘肃广电总台全媒体记者:侯树环 岳辉 陇南融媒 朱家骅 赵庭若
编辑:李敏
责编:张剑利
主编:王生朝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