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武威,首先你会想到什么?

来源:武威日报微信公众号 2023-11-29 21:48:40 浏览量:

武威,这座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的城市,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那么,一提到武威,您首先会想到什么呢?


是四海皆知的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被称为“中国石窟鼻祖”的天梯山石窟、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的文庙,还是诱人香甜的民勤蜜瓜、人参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城市,探寻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记忆。



马踏飞燕
一瞥千年,凝固的艺术


打卡武威,铜奔马是一个永远逃不掉的话题。从远古走来,马踏飞燕的故事荡气回肠,神驰天马成为一种生生不息的民族气概和时代精神,成为武威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符号。



想要了解它的故事,那么武威雷台汉文化博物馆就不能错过,高高耸立的铜奔马,飘逸的身姿渲染了腾飞之态,像极了大汉张弛有度的厚重。来到景区除了可打卡雷台汉墓,探寻这座地下博物馆的秘密,您还可以打卡雷台汉文化陈列馆、凉州词陈列馆。


因为在这里,你可以探寻到王翰、王之涣等诗人的身影,还可以领略霍去病大战匈奴收复河西的盛况,在光影变幻中真切感受“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的奔放和豪迈。



打卡完雷台景区,那么旁边新出道的汉唐天马城就更不能错过了,这里集吃喝玩乐游购于一体,可以让你一地开心畅游。


景区内大汉赋、凉州词、天马歌三大主题体验馆承载着武威众多历史。在这里,你可以感受苏武牧羊的苍凉、霍去病的神武,还可沉浸式体验各种诗词场景互动。



三馆一庙
历史的见证、文化的瑰宝


除了铜奔马,谈起武威,就不得不说它的“三馆一庙”(武威市博物馆、西夏博物馆、五凉文化博物馆、武威文庙)。因为,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发展历史,博物馆非去不可。



尤其是冬天旅游,博物馆将会是首选打卡地。到武威,品读凉州,从武威市博物馆开启总是没错的。它的藏品总量在省内仅次于甘肃省博物馆和甘肃简牍博物馆,文物特色鲜明,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观赏每一件文物,聆听文物背后的故事,了解武威的历史沿革。


馆内王杖诏书令册简、彩绘漆木鸠、青铜鍑、西凉府署大堂建筑模型等都是武威深藏的宝贝。除此之外,这里还设有天梯山石窟专题展厅,大家可以先从这里熟悉天梯山石窟的相关知识,然后再去实地打卡,才更有意义。



打卡完武威市博物馆,你可继续前往西夏博物馆。它是甘肃省唯一一座展示西夏历史的专题博物馆。这里展示内容涉及西夏农业、陶瓷、纺织、冶炼、灌溉、交通、商贸、经卷以及西夏史研究成果,集中反映了西夏时期武威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历史概貌。


特别是“重修凉州护国寺感通塔碑”详述了凉州护国寺塔重修盛事,对研究西夏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它也是西夏博物馆“镇馆之宝”,后世称为“天下绝碑”。



走出西夏博物馆,旁边的武威文庙就一定不能错过。历代名匾汇聚的武威文庙古建筑群雕梁画栋,庄严肃穆,自古就是凉州文人墨客祭拜孔子的圣地。


一进山门,明清戏楼映入眼帘,再往里走,便是桂籍殿,桂籍殿前卷棚下44块精美的匾额,尽是文章能手、书法大家匠心独运的杰作。从那些优美的楷、行、隶、篆的气息里,我们依稀能望见当年饱学鸿儒、地方名流、名师学子的翩翩身影。向西行走,来到大成殿,一股庄严肃穆之感油然而生。


除了了解武威历史文化,这里也是开展研学、拍照打卡的好去处,超级出片,推荐汉服妆造最佳。



逛完文庙,你还可以打卡五凉文化博物馆。它位于武威南城门楼之上,集中展示了国学大师陈寅恪笔下“承前启后、继绝扶衰”的五凉文化,分别讲述了五凉文化的兴起、繁荣和对后世的影响。走近它,你就可走进兼收并蓄、多元一体的华夏之魂。


馆内展出的苏蕙回文诗《璇玑图》,总计841字,纵横29字相乘,成为织锦回文方阵。根据学者统计,这首《璇玑图》大约可以组成7900多首诗,堪称回文诗中的千古力作。来挑战一下,看你能组成多少首诗呢?



凉州贤孝、凉州攻鼓子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姿多彩


武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丰厚,多姿多彩,所以提起武威,就不得不说凉州贤孝、凉州攻鼓子、华锐藏族民歌、河西宝卷・武威、天祝土族格萨尔、民勤曲子戏、天祝唐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凉州攻鼓子最早是古代生活在河西地区的月氏或乌孙等某个少数民族的鼓乐舞,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凉州攻鼓子的表演风格浑厚而豪迈,给人以威武雄壮、粗犷豪放的美感,具有强烈的西部特色。表演者装束一般为黑衣白扣,下穿灯笼裤,头戴黑幞帽,左右两侧插上野雉翎,帽两边缀以白色纸花,脸上涂脂擦粉,眉毛画得粗黑且上翘,俨然是古代的武士。传统的攻鼓舞一般由20人组成,两人一对,五对一组,表演时阵法多变,舞步和谐,干净利落,稳健大方。


《河西宝卷·武威则是中国民间讲唱文学的一种。它们大多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切身的社会生活,衣食住行,多谴责忤逆凶残,规劝孝道,隐恶扬善。主要形式是讲唱过程中韵白结合,有说有唱,以“接佛声”为主要手段吸引听众参与演唱。


凉州贤孝在生活中最常见,它是流传在武威市凉州区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内容主要以述颂英雄贤士、烈妇淑女、孝子贤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故事为主,寓隐恶扬善、喻时劝世、因果报应、为贤尽孝等宗旨于其中,故名为“贤孝”。


除此之外,武威还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武威文化的瑰宝,更是武威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内在支撑,所以,谈起武威,它们必有一席之地,相信,在未来的旅游中,它们定会发挥自身魅力,吸引更多游客打卡,研学,传承学习。



三套车、面皮子
香飘十里,武威美味吃不够


除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武威让你念念不忘的自然还有美食三套车、凉面、面皮、栀子面、转百刀、民勤羊肉、古浪玉蓉猪手、天祝白牦牛肉、萱麻口袋……


一碗凉州行面、一盘特制的腊肉、一杯冰糖红枣茯茶,凉州三套车如三驾马车一样,搭配食用,备受欢迎,它是打卡武威的迎客美食,也是离开武威依旧怀念的味道。



面皮子则是一种只要走出家乡便再也无法复制的味道,那是一种一旦提起,都会勾起味蕾最深处记忆的味道。


对于武威美食的迷恋,米汤油馓子也是其中之一,它除了好吃,发朋友圈也很炫。


转百刀是一种手擀面,对武威而言,最具特色的面条应该要数转百刀,因为它最考验操作者功夫,制作需切“百刀”之数,故有此名。“转百刀”风味独特,制作颇费工夫。


平淡生活中的烟火气,最能让人感受到真实的幸福与温暖。武威的花样美食,定能满足您挑剔的味蕾。



如果跟别人说起武威
你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呢?

编辑:李敏

责编:张剑利

主编:王生朝

我要评论

已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