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ing!洋中医倾情甘肃:“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来源:新甘肃 2023-11-25 00:22:03 浏览量:


今年9月
甘肃省中医院
麻醉疼痛医学中心主任薛建军
收到了一封感谢信
写信的人
是美国芝加哥库克郡医院
疼痛和针灸专家尤瑞塞克

在信中
尤瑞塞克写道
“我们所在的医院是美国历史最悠久
规模最大的医院之一
我们想让各位了解到甘肃省中医院的培训
在我们医院取得的成果”

除了表达感谢之外
尤瑞塞克还
重点介绍了
甘肃省中医院针刺麻醉技术在美国的应用
“我们已开始在乳房切除
和乳房肿瘤切除术前、术中和术后
使用和研究
针灸辅助麻醉
“我们已开始在导管室放置起搏器、
心脏灌注

和其他心脏手术期间使用针灸辅助麻醉”

……

提到这些应用成果
甘肃省中医院薛建军医生也很是自豪
“通过我们的交流与合作
让更多中外患者从中受益
是作为医生的职责和使命”

 01 

 远渡重洋问岐黄

美国医生尤瑞塞克
是有着多年实践经验的中医针灸专家
出于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
他曾多次到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学习

从2015年开始
甘肃省中医院麻醉疼痛医学中心
积极探索中医适宜技术
与西医麻醉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围术期
形成了一系列
围术期中医适宜技术应用规范及经验
这些技术与经验
吸引尤瑞塞克远跨重洋来到甘肃

▲尤瑞塞克(左三)和费舍尔(左四)在观摩学习。

2018年9月
尤瑞塞克和同事费舍尔
来到甘肃省中医院学习交流
他在一堂视频课里说
“我把心留在了甘肃”

 02 

投桃报李探医道

2018年9月
在甘肃省中医院学习交流期间
每天早上
尤瑞塞克和同事费舍尔
都会参加医院的晨交班
了解科室整体情况
科室专门为他们制定了学习计划
安排了相应的理论课程
其余时间
他们会跟随医生到病房或手术室中
观摩针刺技术的操作
询问病人的感受

▲尤瑞塞克(左二)与甘肃省中医院麻醉疼痛医学中心医生进行学术交流。

在甘肃省中医院丁凡帆医生的记忆中
尤瑞塞克和费舍尔手中总是拿着本子和笔
记录医生在做什么、怎么做
有不明白的地方随时请教并记录下来

尤瑞塞克是中医针灸专家
费舍尔是美式整脊专家
两人都有着深厚的专业理论与实践功底
有一次薛建军坐骨神经疼痛
尤瑞塞克留意到他的不适
提出想“露一手”
只见尤瑞塞克在薛建军手上扎了几针
疼痛感立刻就有所减轻

▲尤瑞塞克(右)与甘肃省中医院麻醉疼痛医学中心医生交流专业技术。

工作之余
科室的其他医生也会向他们请教
互相交流经验
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同时也在吸收不同领域的知识
提高业务能力
优势互补、互通有无
最终目的都是更好地为两国患者服务

 03 

 友好共处结情谊 

尤瑞塞克是个“中国迷”
除了针灸
中国的
书法、中药、八段锦
都是他的日常习惯和爱好

丁凡帆仍记得尤瑞塞克在休息时间
和她一起做八段锦的场景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让两人找到了工作之外的共同语言

在薛建军看来
科室同事和两位外国医生
是工作中的搭档
也是生活中的朋友
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同事们会带着他们
游中山桥、逛水车园
吃牛肉面、尝兰州百合

向他们介绍岐黄文化
也会聊兰州哪里好玩

半个月时间
有着相同信念、共同爱好的一群人
建立起了深厚友谊

 04 

来日方长共前进


2019年7月
尤瑞塞克带着两位同行
再次来到甘肃省中医院麻醉疼痛医学中心
对围术期中医适宜技术
尤其是
针刺疗法进行深入学习
和甘肃医生交流了
耳穴电刺激治疗术后疼痛
美式整脊技术等治疗方法
并在甘肃省医学会麻醉学术年会主题发言
专门交流了针刺技术在库克郡医院的应用情况

▲尤瑞塞克(右三)和同事与甘肃省中医院麻醉疼痛医学中心医生合影。

2023年6月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
学术年会期间
尤瑞塞克通过视频方式
讲述了针刺技术在美国芝加哥库克郡医院
减少围术期并发症、防治药物滥用
戒毒、糖尿病治疗等方面的应用

不断精进医术、守护患者健康
是他们共同的信念
正如尤瑞塞克在感谢信中说
“要再次回到甘肃
带着更多美国和加拿大的医生一起来
继续和各位专家学习交流!


5年前种下的友好种子
正乘着中医药守正创新
传承发展的东风
逐渐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愿这段跨越国界的友谊
生生不息 代代传承

……

【短评】
为期半月的相处,不仅有医术上的交流互鉴,还让尤瑞塞克他们和甘肃省中医院的医生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相信这股暖流将会继续流淌下去,滋润医学之树继续茁壮生长。
医者仁心,在任何国家都是共通的。虽然中西医各有源流,但殊途同归,最终都是为了治病救人。尤瑞塞克和薛建军他们也一定是深谙此理,所以才能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让针刺麻醉技术在大洋彼岸开花结果。
希望将来会有更多的外国医生来到中国,带来新的理念和技术,也将中医的“种子”播撒到世界各地,共同造福世界人民。

编辑:李敏

责编:张剑利

主编:王生朝

我要评论

已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