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大地,春雨飘飘,春意盎然。习近平总书记4日上午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人勤春来早,植绿正当时。每年这个时候,我国从南到北渐次掀起造林绿化的热潮。今天,我们一起参加植树,就是号召大家都行动起来,既在广袤祖国大地上种下片片绿色,也在广大人民心中播撒绿色种子,共同迎接希望的春天,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绿色发展是一项重大战略。森林既是水库、钱库、粮库,也是碳库。唯有把植树造林活动放在国家发展战略上来进行审视和推进,才会持续激发各方面的活力,才会为植树造林注入强大动力。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持续努力,经过持续的绿化山川和植树造林,我国人工造林规模世界第一,而且还在继续造林。2022年,全国完成造林383万公顷,种草改良321.4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84.73万公顷。全年发布“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各类尽责活动262个。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86.5%,全国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87.9%。目前,我国森林面积2.31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4.02%;草地面积2.65亿公顷,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0.32%。地球绿化,改善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功不可没,中国人民功不可没。
植树造林是一项崇高事业。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义务植树活动,要把植树造林放在重要位置来抓紧抓实,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连续11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不可想象,没有森林,地球和人类会是什么样子。”“从见缝插绿、建设每一块绿地做起”“发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精神,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人人出力,日积月累,让我们美丽的祖国更加美丽”......每次植树活动,习近平总书记都会殷切寄语,语重心长地与孩子们一起交流谈心,并提出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嘱托,把植树造林当成一项最普惠的民生工程来抓。各地区各部门广泛要开展宣传引导,组织发动更多的人参与到义务植树活动中来,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全社会倡导形成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尤其是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切实增强爱绿植绿护绿意识,组织动员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植树护绿行动。大家都要齐心协力,要一代一代做下去,共同建设好美丽中国。
植树造林要做到因地制宜。各地区有各地区的气候与土壤条件,我们既要拿出责任担当,创新组织方式、丰富尽责形式,创造更多条件,为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提供便利,实现“全年尽责、多样尽责、方便尽责”,也要结合各地实际,做到因地制宜。本地区适合种哪些树,要深入调研,注重从生物链和生态链方面去考虑,不能千篇一律地植某种树。气候干燥地区,要种哪些树,气候温湿地区要种哪些树,城市要种哪些树,山林要种哪些树等,尤其是在城市绿化方面,既要注重绿化,也要注重彩化,更要注重各种树的比例结合,让城市更美丽,让城市更美好。大家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从种树开始,种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
绿色是美丽中国的底色。各地区各部门要持续播散绿色种子,让祖国的山川更加美丽,让人民的生活更幸福。
记者:李萍
编辑:李敏
责编:张剑利
主编:王生朝
|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