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4月18日召开的民航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3年一季度,全行业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39.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9.7%,民航经济运行持续恢复、逐步向好,实现了全年工作的良好开局。发布会还介绍了3月全国民航安全生产运行情况和2023年“民航服务助力行业恢复年”主题活动情况,就新航季开启后国际航班的执行情况、大风沙尘天气航班运行保障措施等问题答记者问。40余家中外主流媒体在线上参加发布会。
民航局例行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张哈斯巴根/摄)
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李勇介绍,一季度,全行业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39.9亿吨公里,行业总体运输规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77.6%,较2022年四季度大幅提升38.5个百分点,民航运输生产整体向好,恢复程度显著提升。
客运方面,航空客运需求快速恢复,国内客运规模恢复至疫情前约九成。一季度,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1.29亿人次,同比增长68.9%,旅客运输规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80.0%,较2022年四季度大幅提升51个百分点。从航线结构看,国内航线完成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6.6%,规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88.6%;国际航线完成224.2万人次,同比增长717.0%,规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12.4%。随着国际客运航班的持续恢复,3月,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已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18.1%。
货运方面,航空货运需求有所波动,国际货运规模仍高于疫情前水平。一季度,全行业共完成货邮运输量149.4万吨,同比下降7.5%,规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89.0%,较2022年四季度提升19.8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航线完成92.5万吨,同比下降2.0%,规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81.2%;国际航线完成57.0万吨,同比下降15.2%,较2019年同期增长5.5%。
此外,机场运输生产恢复态势良好,中西部地区恢复程度较高。一季度,全国运输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2.65亿人次、货邮吞吐量350.0万吨、起降架次257.1万架次,同比分别增长68.0%、下降9.6%、增长31.7%,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0.3%、93.1%、93.4%。分地区看,西部地区客运市场恢复程度最高,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7.1%;中部地区货运市场恢复程度最高,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6.4%。
李勇表示,总的来看,一季度我国民航经济运行整体态势不断向好,预计下阶段,民航将继续保持稳步恢复态势。民航局将按照安全第一、市场主导、保障先行的原则,推动航空运输市场安全有序恢复,努力实现民航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针对媒体和公众关注的2023年夏秋航季开启后国际航班执行情况,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徐青介绍,民航局自1月8日起受理中外航空公司恢复和增加国际客运航班的申请以来,国际客运航班保持稳步增加,特别是2023年夏秋航季换季进一步带动了国际航班加速恢复。从国际客运航班实际执行情况看,4月10日至16日这周实际执行的国际客运航班量已经达到2242班(每个往返计为1班),是实施“乙类乙管”前一周(1月2日至8日)的4.7倍,恢复至疫情前的29.4%,通航59个国家,恢复至疫情前的82%。其中,中方公司执行1379.5班,占比61.5%;外航执行862.5班,占比38.5%。从国别看,来华航班量较多的前5位分别是泰国、韩国、日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周边传统市场航班量增速明显。下一步,民航局将继续及时审批中外航空公司新增和恢复国际航班申请,协助推进解决航空公司恢复国际航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障国际客运航班平稳有序恢复。
关于3月全国民航安全生产运行情况,李勇介绍,3月,全行业完成运输航空飞行93.8万小时,同比增长116.9%;累计飞行38.3万架次,同比增长124.5%。通用航空飞行12.8万小时,同比增长20.1%。未发生运输航空事故,安全运行态势总体平稳。3月,民航运输生产恢复态势总体平稳,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86.7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4570.4万人次、货邮运输量55.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2.1%、197.4%、4.1%,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1.4%、85.4%、87.6%。3月,共保障各类飞行43.4万班,日均14013班,日均同比增长109%。全国航班正常率为94.9%。
记者:潘瑾瑜
编辑:李敏
责编:张剑利
主编:王生朝
|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