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集:咬定青山不放松

2018-10-23 10:47:16 

《咬定青山不放松》主要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的思想,通过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和报告中运用的古代典籍,如“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位卑未敢忘忧国”、“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典故,从“为什么要有理想信念”、“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和“怎样坚持理想信念”这三个问题出发,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的生动案例,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激励大家树崇高理想信念,抱满腔家国情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十一集:咬定青山不放松20181018

思想解读人徐川:

在分享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了一件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名女红军在长征途中,在一位老人家借宿,这位老人叫徐解秀。临走的时候,三位女红军看到老人家也比较穷苦,为了表达自己的感谢,就把当时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半条给老人留下了。后来老人反复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来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正是因为拥有了这样一份理想信念,我们才能够在革命年代前赴后继、百折无悔;才能够在建设年代,艰苦奋斗、激情燃烧;才能够在改革开放年代,敢为人先、勇立潮头。正因为有了理想信念,我们才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才能够得到亿万人民的支持。

理想信念很重要,可是为什么重要?很多人也未必能说得明白。谈到理想信念,有三个问题我们需要解决:

第一,为什么要有理想信念?第二,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第三,怎样坚持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抓落实就像敲钉子,如果钉不到点上,钉子要打歪;钉到了点上,只钉一两下,钉子还会掉下来。如果我们把理想信念相关的三个问题比作“三根钉子”,那怎样才能钉好呢?

经典释义人蒙曼:

这句格言出自清朝一个学者,叫做金缨,编纂的一部格言集——《格言联璧》,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讲的“名言警句大全”。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要引用这句格言呢?其实他主要在讲立志的问题。

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叫做志存高远,志向到底能够远到什么程度啊?按照《格言联璧》的说法,叫做“无远勿届”,这是一个成语,我们一般写作“无远弗届”,出自《尚书》。《尚书》原文是这么写的:“惟德动天,无远弗届。”说只有德行可以感动天地,没有哪个地方远到不能够被德行感动。其实不光是德行,志向也有这样的力量。志向到底能够远到什么程度呢?《格言联璧》给了两个具体的意象,一个叫穷山,一个叫距海。那也就是我们说的,山之涯,海之角,我的志向往那个方向走了,哪怕到了山边、到了海边,只要我的志向还要往前走,那么山和海都不能限制我,这是说的远度。

再来看第二句话,讲强度。说“志之所向,无坚不入”,“无坚不入”也是一个成语,我们一般写作“无坚不摧”,就是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能够被破坏掉。那么坚固的东西是什么呢?《格言联璧》的作者也给了两个具体的意象,一个叫做锐兵,一个叫做精甲。锐兵是什么?尖锐的兵器;精甲是什么?精良的铠甲。也就是说当你面对的是兵器的时候,志向是什么?志向就是铠甲,你再锐利的武器,你也突破不了我的铠甲;面对铠甲的时候,志向是什么?志向就是兵器,你再厉害的铠甲,我的兵器也一定可以把你刺穿。也就是说没有什么样坚固的力量,可以坚固到居然能够抵御志向的力量。

为什么志向具有如此伟大的力量呢?其实很简单,因为志向往大里说叫作理想,往小里说叫作目标。一个人有了理想,有了目标,才会有决心,有勇气,才会去做那些常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

举一个例子,《后汉书·耿弇传》,讲了一个叫作耿弇的大将军的故事。这个大将军怎么回事呢?当年西汉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耿弇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子,只有21岁。然后他就去投奔南阳的刘秀,跟刘秀起兵。当时他就劝刘秀,说我们去收复河北,然后再从河北平定山东,然后我们就可以安定天下了。那时候刘秀也不过是一小股力量,耿弇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所以谁都觉得他这个说法太夸张了,不可能实现。可是,耿弇因为有了这样的志向,他就产生了那种拼命三郎的勇气。

举例子,有一次打山东的时候,他的腿被敌人的箭射中了。怎么办呢?他抽出佩剑来,直接把箭头砍断,接着战斗。就因为有这样舍生忘死的勇气,所以耿弇真的成了常胜将军。他原来预设的目标,收兵河北也罢,平定山东也罢,乃至于帮刘秀安定天下也罢,就都实现了。所以刘秀看着耿弇,很感慨地说了一句话,叫作“有志者事竟成也”,现在大家熟悉的“有志者事竟成”就出自这儿。

其实不光是耿弇,我们熟悉的勾践卧薪尝胆也罢,还是司马迁发愤著书也罢,还是说祖逖击楫中流也罢,这些人之所以成就别人成就不了的事业,不都是因为有志向在背后为他们加油鼓劲吗?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格言联璧》这句话,其实也是在讲树立远大志向的问题。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改革建设年代,人都要有理想,有信念,用理想和信念激发出人的斗志,我们的人生才能无远弗届,无坚不入。

经典释义人蒙曼:

“位卑未敢忘忧国”,这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一句名言,出自于他的一首诗,叫作《病起书怀》。这首诗本身并不特别流行,但是,“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句却是当之无愧的诗眼,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人不受感动。

众所周知,陆游是一个爱国者,他生在宋金对峙之际,一生就渴望收复失地,还我河山。但是,我们也知道,当时的南宋政权并没有勇气和实力去北伐,所以陆游一直请缨,在宋朝的朝廷并不讨好,因此他也一直被贬官。这首《病起书怀》,其实也是一次贬官之后的作品。

既是贬官,又生了一场大病,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感伤呢?一定会感伤的,陆游也很感伤。但是,他感伤的不是个人的前途命运,而是“京华父老望和銮”,或者说“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那时候陆游还活着,但是他也非常悲愤,九州何时才能一统啊?这个就不是一般的伤春悲秋,而是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前途命运的大关怀。陆游这样忧心忡忡,他是皇帝吗?当然不是。他是宰相吗?他也不是。他就是一个罪臣,是一个无能为力、无权无势的人。但是,他仍然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个就是“位卑未敢忘忧国”,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

到了明末清初,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叫作顾炎武,说过一句话:“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句话后来被梁启超精炼成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无论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也罢,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罢,正是这种普通人默默无闻的责任与担当,才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值得我们永远发扬光大。

思想解读人徐川:

在我们航空航天领域,我们大家比较流行两句话,一句叫仰望星空,还有一句叫脚踏实地。其实就是这样的,大志向和小目标的统一。其实在我们的工作当中如何去践行这个呢?我认为就是在我们的平凡的岗位上,把每一个环节做好,其实就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对我来讲,可能就是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回答每一个学生的问题,写好每一篇文章,认真地陪伴每一个青春。这就是我的答案。

经典释义人蒙曼:

您说得特别对。因为当年我就觉得,历史知识一定要变成老百姓的常识,我们这个历史知识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人们才能够以古为鉴、以史为鉴,所以后来《百家讲坛》找我讲课的时候,人家就说一句话,说我们要搭建起一座“学者和大众之间的桥梁”,我说我干!这事我同意!所以我现在也一直在做这份工作。

思想解读人徐川: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近一位94岁的老人。他的名字相信大家应该都不是很陌生了,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老人。黄老是我们的学习榜样,他的一生充分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是什么?就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我们从黄老的一次深潜试验说起。

1988年,中国的核潜艇到南海进行第一次深潜试验。这个试验的危险有多大呢?我给大家打个比喻。就比如说,这个潜艇上面扑克牌大小的一块小的钢板,在潜入水下数百米之后,它承受的水的压力是1吨多。整个艇体长100多米,有任何一小块钢板出了问题,任何一条焊缝出了问题,任何一个阀门泄漏,造成的结果都可能是艇毁人亡。

深潜的当天,南海的海面风平浪静,但是水底却是惊心动魄。当潜水艇按照既定程序慢慢下沉到既定的深度时,海底万籁俱寂,没有任何声音,能够听到的只有巨大的水压在不停地压迫艇体发出的“咔嗒、咔嗒”的声音,在海底听来尤其是惊心动魄,让人心惊胆战。黄老在这样的寂静当中,在这样极为紧张的气氛当中,镇定自若地根据各个部门汇总来的信息,做出各种决策和进一步的判断。当潜水艇按照既定程序下潜到既定深度,然后又上浮到安全深度的时候,深潜试验正式宣告成功,艇上的所有人沸腾了,拥抱、握手、欢呼。

当时就有人问黄老,说黄老,您当时不害怕吗?黄老说,怎么不怕?但是我是总设计师,第一,我对它有信心;第二,就算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我也责无旁贷。

我们都知道,黄老其实一直默默无闻地为国家做着这件大事。当年他参加到核潜艇科研项目时,领导是这么跟他说的:要时时刻刻保守国家机密,绝不允许泄露工作任务和单位;一辈子隐姓埋名,当无名英雄;进入这个领域就要准备干一辈子,就算是犯了错误,也只能留在单位里打扫卫生。面对这样的要求,黄老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就此隐姓埋名三十载,没有回家。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黄老曾被家里的兄弟姐妹们埋怨,不要家、忘记养育他的父母的不孝儿子。面对亲人的误解,黄老轻声但笃定地回答,对国家尽忠,就是我对父母最大的孝。

这就是一位老共产党员——“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动人故事。

思想解读人徐川: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三根钉子”,怎样坚持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说到做到,并不容易,在我们失败的时候、受挫的时候、不如意的时候,可能也有过意志动摇,想过一醉方休,想过得过且过,有过怨天尤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时候,我们需要七个字——“咬定青山不放松”。

经典释义人蒙曼: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清朝著名的书画家,当然也是著名的诗人郑板桥的名篇《竹石》,但是,他写的不是真实的竹子和石头,而是写在《竹石图》上。也就是说,这是一首题画诗。

咱们都知道,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所以一生有好多很怪的地方。比方说他自己讲,说我一生只画兰、竹、石三样。为什么呢?他说这不是一般的兰、竹、石,这是“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以及什么呀?以及他这个“千秋不变之人”。那一听这四句话,大家就知道了,这个不是欧洲那种写生而是具有中国气派的写意了。换句话说,他写的也好,画的也好,不仅仅是竹子,更是竹子背后的精神。

什么精神呢?其实最核心的就是顽强而潇洒。顽强在哪里?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咬”字上。这个竹子根基好不好啊?根基一点都不好,它不是生活在肥沃的泥土上,它是扎根在裸露破碎的山石之上,从石头缝里钻出来了。但是,它紧紧地咬住青山,绝不松口,一定要在这山石上生存下去,挺立起来,这是何等的坚韧而顽强啊!

再看第二个特点,潇洒。潇洒在哪里呢?在“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任”字上。大家都知道,生活在山石上的竹子是没有人精心呵护的,风来了,它得挺着。雨来了,它还得挺着。可是正因为风里雨里,千磨万击,它就养成了一种笑傲江湖的气性了,也有了笑傲江湖的资本了。怎么样笑傲江湖啊?那就是“任尔东西南北风”。无论你怎样八方风雨,我自然挺立不动,这就是潇洒呀!这才是我们中国人的气派,独立而坚强!

思想解读人徐川:

刚才通过蒙曼老师的讲解,我们应该非常清楚了,为什么竹子能够在千磨万击之下依然能够报以坚韧,在东西南北风中依然能够傲立挺直?我们说答案其实就是这首诗的前面七个字,“咬定青山不放松”。其实,竹品就像人品,只有深深地扎根青山之上,岩石之中,才能够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雨和打磨,依然保持坚劲挺直。人也是一样,只有坚定信念,坚定信仰,我们才能够“虽九死其犹未悔”、“历百折而仍向东”。那么有一个问题,我们的信念从何而来?答案是从理论中来,也是从实践中来。

第一,我们的信念从理论中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彷徨中的中国人发现,原来我们不能靠帝王将相,我们不能靠军阀财团,只有人民才是最可以依靠的力量。正像大家所知道的一样,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这个早就在马克思的《神圣家族》中萌芽的理论,和中国的现实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

第二,信念又是从实践中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我们站了起来,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结合起来,我们富了起来,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的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我们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证明了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都相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都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个强国梦,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热门评论
下载爱民航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第十二集:天下为公行大道 2018-10-24 09:37:07
第十一集:咬定青山不放松 2018-10-23 10:47:16
第十集:天下之治在人才 2018-10-22 11:23:18
第九集:恶竹应须斩万竿 2018-10-19 19:27:47
第八集:腹有诗书气自华 2018-10-18 18:27:46
第七集:绝知此事要躬行 2018-10-17 17:10:40
第六集:只留清气满乾坤 2018-10-16 17:39:46
第五集:报得三春晖 2018-10-15 09:21:44
第四集:国之本在家 2018-10-12 15:57:42
第三集:国无德不兴 2018-10-11 15:11:44
没看够!下载个爱民航呗!
爱民航 快乐出行,有我相伴 立即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