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管理局组建扶贫合力团赴新疆策勒县开展扶贫工作
新疆策勒县为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位于新疆的最南端,总面积3.16万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16.8万人,维吾尔族占人口的98%以上。12月25至27日,西北管理局党委书记梁世杰带领由西北民航相关单位参与组成的“西北民航扶贫合力团”、医疗队一行前往新疆策勒县开展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等工作。“西北民航扶贫合力团”由西北管理局发起,西北空管局、东航西北分公司、长安航空公司、西部机场集团、中国航油西北公司等单位组成。
西北民航扶贫合力团调研组25日一下飞机首先来到了策勒县红枣交易市场。该市场是策勒县委、政府为加快特色经济发展,规范产品经营销售行为,突出红枣产业聚集发展效应而建设的一个大型综合交易市场。
该市场占地面积500亩,引进餐饮、物流、电商等行业个体户68家。依托红枣交易区,打造1500平米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通过整合物流资源,实现了快递48小时到村。市场直接提供就业岗位680人,间接带动贫困户创收达1.5万人。
策勒县红枣交易市场坚持以市场+合作社+农户为主线,全方位推动红枣销售,实现价格联动、信息共享。2019年红枣交易量突破3万吨,带动1500人临时就业。进入良性运行期后,将成为和田乃至新疆地区区域经济的一张特色名片。
2018年,在民航局挂职干部的牵线搭桥下,策勒县引进四川乡巴佬集团,成立新疆帮帮兔农牧集团公司,公司种兔养殖基地项目总投资1.5亿元,项目占地总面积600亩,饲养种兔13万只,解决贫困户就业300余人,人均月工资2000元以上,带贫成效显著。
该项目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通过种兔供应、饲料供应、技术指导、防疫、商品回购等服务,带动本地农户通过发展养兔实现增收。
新疆沙漠枣业有限公司于2008年4月登记注册,并成立了策勒县智慧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占地面积3000亩,种植红枣2000亩,各种机械设备全面配套,主要加工高品质原枣,鲜枣,日加工红枣60吨。现有管理人员六名,员工120人。2017年获新疆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
该公司已“种好枣、创品牌、多产品、促营销、增效益、共同富”为企业发展理念,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利用合作社形式每月带动3750人次就业,为当地的贫困农户和富余年轻人员就业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岗位。
26日,调研组不顾旅途疲劳,一大早就来到了策勒县人民医院调研。医院现有职工298人,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等九个临床一级科室。在民航局的定点帮扶下,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为一体的非营利县级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通过了解,调研组发现医院目前硬件设施相对完善,但技能人才严重不足,随即调研组和医院对口代表互留了联系方式,准备之后一对一交流学习,把帮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从人民医院出来后,调研组立即奔赴民航驻村工作队看望慰问那里的帮扶干部,了解工作队的工作情况。自2014年至今,共有5批工作队队员开展工作。从一个村子5名队员,到6个村子21名队员。其中,民航驻村干部有12人。西北管理局刘凤学同志作为策勒县常委曾挂职扶贫两年,为扶贫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得到了调研组的肯定。调研组希望驻村工作队继续扎根边疆,紧紧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治疆方略,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目标任务开展工作,以饱满的家国情怀为祖国的稳定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工作队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调研组来到了老党员代表和困难群众家里,给他们送去了慰问品和新春的祝福。
冬日的策勒寒风刺骨,但调研组每到一处都感受到了策勒人民的温暖,从他们的眼神和微笑中仿佛看到了扶贫工作所蕴含的巨大能量。
策勒县异地搬迁扶贫小康新区是策勒县委、政府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实施的易地搬迁项目,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活生产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和拓展增收致富渠道,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
小康新区规划占地面积1.5万亩,总投资33.3亿元,集中安置了六个乡镇3125人。配套有办公楼、警务室、卫生室、小学、幼儿园,同时配备特色种植地、高效节水灌溉系统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
随后在小康新区小学教学楼前举行了蓝天书屋揭牌仪式。西北管理局党委书记梁世杰还为学校的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航空知识课。民航西安医院的随行工作人员还为学生们进行了义务体检。
27日,调研组在策勒县县委党校召开了脱贫攻坚座谈会。策勒县委书记马江山对调研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将策勒县脱贫攻坚及民航局定点。
编辑:岳千惠
责编:张剑利
主编:王生朝
我要评论